院校報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院校報道

行動中的中國力量——中國學者在《Lancet》雜志發表文章闡述我國宮頸癌防治現狀

爆草黑丝美女|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男人的天堂|sm鞭打高潮喷水抽搐调教玩弄|果冻在线|日本大尺度吃奶呻吟视频|久久久久黄片|北条麻妃av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日韩 欧美 国产精品,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糖心vlog冉冉,蜜桃产品一二三产区

 

2019年3月8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雜志在線發表了我國學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趙方輝教授和喬友林教授就目前中國宮頸癌防控現狀撰寫的一篇述評文章。文章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蓋布雷內古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呼吁“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這一國際形勢為背景,結合當前我國宮頸癌防控面臨的問題,明確了未來我國宮頸癌防治的方向。

 

為進一步對文章內容詳細解讀,同時通過更多媒體科學地向公眾闡述目前我國宮頸癌防治已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挑戰,3月8日——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即我們平時所稱的“三八婦女節”,中國癌癥基金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聯合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共同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出席本次新聞發布的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喬友林教授和趙方輝教授。新華社、健康報、中國科學報、生命時報、現代教育報、財新傳媒共計6家國內主要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三位與會專家針對媒體提出的有關中國宮頸癌防治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所取得的成績,篩查手段(CareHPV檢測技術)的普及性及開展情況,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的免疫接種問題及我國HPV疫苗研發上市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回答。

 

001

 
新聞發布會現場

 

qiao                lang                zhao

 
喬友林 教授               郎景和 院士               趙方輝 教授

 

喬友林教授:宮頸癌可防可治

 

喬友林教授首先向與會媒體介紹了宮頸癌全球防治的現狀,由HPV感染導致的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4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僅2018年,全球約有57萬名婦女被初次診斷為宮頸癌,約31萬名婦女死于宮頸癌,其中高達86%的宮頸癌病例來自中低收入國家;而在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因宮頸癌篩查和HPV疫苗的普及,宮頸癌的防控已達到WHO“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的標準。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防可治的癌癥,WHO呼吁全球協作、共同實現在2030年消除宮頸癌。通過實現這一目標,告知公眾癌癥是可防可治甚至是可消除的,對于未來其他癌癥的預防和控制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宮頸癌新發與死亡病例數分別為11.1萬例和3.4萬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自2000年以來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作為宮頸癌負擔大國,我國將在實現“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這一目標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在宮頸癌的防治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人口基數大,不同地區經濟、衛生水平發展不平衡,如何應用針對不同地區適宜的篩查技術和HPV疫苗免疫接種,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我國防控宮頸癌的核心問題。

 

郎景和院士:加強針對性篩查

 

郎景和院士結合其與喬友林教授共同主持的一項國家級多中心、不同經濟水平地區的宮頸癌篩查研究,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適合我國城市和農村不同的篩查方案和檢測手段。早在2009年,我國啟動了農村“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項目,截至2017年底,項目累計為7398萬人次的適齡農村婦女提供了免費的宮頸檢查。但是因為基礎條件較差、專業人員缺乏,目前農村地區的篩查覆蓋率仍明顯低于城市。

 

為解決這一現實問題,由比爾·蓋茨基金資助,喬友林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相關企業和機構合作,成功研發了careHPV檢測技術。該技術操作簡易、價格低廉,于2012年10月獲原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準上市,2018年7月獲WHO體外診斷資格認證,是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宮頸癌快速篩檢技術。這一成功的產學研結合案例正是我國在宮頸癌的防治過程中需要極力推廣和實行的,我國面臨著在人口基數巨大的群體中短時間內有效地防控宮頸癌這一巨大挑戰,只有針對不同人群實行適宜的篩查手段才能真正建立起全國防控宮頸癌的戰略平臺。

 

趙方輝教授:普及HPV疫苗接種

 

趙方輝教授解答了媒體關于HPV疫苗的諸多疑問。自2006年HPV疫苗問世以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證實,HPV疫苗接種是除篩查外預防宮頸癌的最有效手段。趙方輝教授呼吁媒體工作者,有義務和責任提升公眾對宮頸癌篩查和HPV疫苗的認知水平。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HPV疫苗包括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分別覆蓋了2種、4種和9種高危HPV病毒亞型,其中二價疫苗包含的HPV16/18兩種高危亞型是造成70~80%宮頸癌的主要病因。WHO提出的“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目標中提到:在35~45歲女性人群中應至少有70%完成宮頸癌篩查;在15歲及以上的女性人群中應完成90%的HPV疫苗接種。但目前,在我國適齡婦女中僅有30%的人接受了篩查;在已經引進的700萬只進口疫苗中,不足1%的接種人群為9~14歲的女童。由此可見,我國宮頸癌的防治任重而道遠。

 

目前進口疫苗價格高昂、供應不足,而我國適齡接種人口眾多,HPV疫苗的供需缺口巨大。因此,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提高HPV疫苗的可及性,實現HPV疫苗的國產化。只有多層面共同合作、增加經濟及技術投入、鼓勵國產疫苗的研發、充分發揮價格和產能的優勢,才能從根本上實現適齡人群HPV疫苗的免疫接種??上驳氖?,由國家863項目支持、廈門大學自主研發的HPV16/18二價疫苗已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階段,我們熱切地期待新疫苗將為我國的宮頸癌防控開啟新的篇章。

 

在發布會的最后,喬友林教授強調,只有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宮頸癌綜合防治模式,并及時根據動態監測和評估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才能實現WHO“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這一目標,同時借由我們的技術平臺和策略模式,帶動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宮頸癌的綜合防治,為全球宮頸癌的防治貢獻屬于我們中國的力量。


(摘自《中國醫學論壇報》 作者 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