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醫院蔣立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發表兩篇論文
報道來自我國170萬成人高血壓管理現狀研究結果
2017年10月25日,《柳葉刀》(The Lancet)雜志在線發表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蔣立新教授團隊2篇有關我國高血壓管理現狀的文章,揭示了我國目前高血壓管理的突出問題,明確了亟待改善的靶點,為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
相關研究獲得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改委基層司“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及質量綜合調查項目”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17-I2M-2-002、2016-I2M-1-006、2016-I2M-2-004)等項目資助。“高危篩查項目”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采用統一方案、統一培訓、統一質量控制、統一血壓、血脂和血糖檢測設備和統一的電子化數據采集及其管理系統,篩查年齡在35-75歲的城鄉社區居民,早期識別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防控,提高防控效率。同時還收集了基層醫療機構層面的十大類原始文件,包括調查期間藥房藥品存儲清單和2015-2016年度門診處方等,并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由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進行中心性數據提取,這些措施確保了研究數據的真實可靠。
文章《China PEACE 170萬名成人的數據:高血壓患病、知曉、治療和控制情況》結果顯示:我國35-75歲居民年齡和性別調整后高血壓檢出率為37%,檢出的高血壓患者中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6%、23%和6%。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中,超過81% 的人只服用一種藥物。亞組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和治療率在各人群亞組具有顯著差異,但總體而言,知曉率和治療率仍然較低,而高血壓控制率在所有亞組中均<30%。
文章《中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降壓藥物:可及性、價格和處方用藥研究》結果顯示:在研究涉及的8類62種降壓藥物中,8%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沒有任何一種降壓藥,而存儲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β-受體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和利尿劑等種類齊全的降壓藥機構只占34%,西部地區和村衛生室的藥物可及性更差。另外,33%的機構存儲了價格較低且指南推薦的上述降壓藥物,但是這些藥物的使用比例僅為11%。
據估計,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并帶來沉重的經濟社會負擔。這兩篇文章的數據提示了我國目前高血壓管理亟待改善的三個方面:一是加強高血壓管理,提高控制率;二是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降壓藥物可及性,提高管理效益;三是提高不同地域和城鄉之間高血壓管理的同質性。以上結果為完善我國高血壓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助于精準發力,從根本上扭轉目前的嚴峻的防控形勢。
文章鏈接: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2478-9/fulltext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2476-5/fulltext
(阜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