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至23日,第一屆生物力學及生物醫學工程國際會議(ICBME2019)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舉辦,同時舉行了為現代生物力學創始人、有“生物力學之父”美譽、對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馮元楨先生慶祝百歲誕辰的活動。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張其清教授作為馮元幀教授1979年在中國華中工學院和重慶大學舉辦的生物力學講習班52名成員中的唯一代表,應邀出席會議并參加活動。
作為會議主席,張其清教授主持了“Biomechanics, Biorheology and Mechanobiology of Tissue Repairing and Regeneration”分會場,并作“生物醫用材料研究最新進展”的大會報告,向馮元楨教授100周歲生日表示祝福。40年來,他受馮教授發展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建議的影響,圍繞國家和臨床重大需求,針對疾病缺損組織器官的再生性修復或診治,開展膠原基生物材料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在引導組織再生材料、控緩釋藥物制劑、生物納米制造和3D打印技術等領域開發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實現產業化,在臨床應用方面取得顯著效益。
張其清教授與馮元楨先生及其兒孫合影
張其清教授還介紹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歷史淵源、發展現狀以及他從事科研始終堅持“科研上水平,轉化上效益”的理念、產學研醫相結合的體會。他提出,未來醫用生物材料將向復合/雜化型、功能型、智能型和納米尺度型方向發展。人類科學研究的本質就是追求最終的實際應用,作為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必須牢記使命、努力創造,用工程技術的手段解決醫學難題,為健康事業做貢獻。他的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在國際舞臺上宣傳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所在該學科領域的作為,讓國際上更多的同行了解院校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及地位。
馮元楨先生生于1919年9月15日,先后任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他是世界著名生物工程專家和科學家,被譽為生物工程科學和組織工程學的奠基人和“現代生物力學之父”。他曾于1979年在武漢和重慶兩地講學,明確指出發展中國生物醫學工程的重要問題就是要避免醫療費用惡性上漲,重蹈歐、美引起醫療費用狂漲的覆轍。馮元楨先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為表彰馮元楨教授對祖國科學和教育事業作的貢獻,中國科學院授予其外籍院士稱號。2000年馮元楨教授獲美國科學最高榮譽“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07年獲“拉斯獎”。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