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至10日,《對話生物膜:生成演化、信息交流和疾病》 (Talking with mem-branes : biogenesis, communications and diseases)中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東單三條協和小禮堂召開。包括6名國內外院士,7名各國專業學會負責人,9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和2名省市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在內的近40位來自中國、德國、日本和挪威等國生物膜與膜蛋白領域的知名專家做主題報告。
大會主題報告專家及參會人員合影
本次會議由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北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17-I2M-1-012)項目組聯合主辦,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資助。基礎醫學研究所重點室主任劉德培院士、基礎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院)長、北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蔣澄宇教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理事長、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佺教授任大會榮譽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范恩國教授和德國蒂賓根大學Doron Rapaport教授任大會主席,基礎所科技處趙愛芳處長、重點室主任助理黃粵教授、膜生物學分會秘書長衛濤濤教授任組委會秘書長。
開幕式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教授代表王辰院校長致辭,劉德培院士和蔣澄宇教授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中德科學中心德方主任張柏玉博士代表資助單位致辭,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雷忠良研究員出席大會,開幕式由基礎所副所長黃波教授主持。
王健偉副院校長致辭
劉德培院士致辭
蔣澄宇教授致辭
張柏玉博士致辭
黃波教授主持開幕式
基礎醫學研究所雷忠良書記(右)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理事長陳佺教授(左)出席
開幕式后,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博士作題目為“Innate immunity to cytosolic bacteria:pyroptosis & beyond”的大會特邀報告,重點講述了細胞死亡的新方式-“細胞焦亡”,并就其課題組近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進展作了詳細闡釋,包括 Gasdermin D (GSDMD)蛋白誘導細胞焦亡并引發炎性損傷的分子機制等,邵峰院士實驗室的這些發現改變了 LPS免疫傳感和抗菌防御的范式認知,并開啟了先天免疫和細胞焦亡介導的炎癥的若干新領域研究,ADP-hep的細胞侵襲特性也為哺乳動物免疫應答的調節提供了新的途徑。
邵峰院士做大會特邀報告
會議期間,中外專家分享的研究成果都是本實驗室尚未發表的最新成果,報告精彩紛呈,引發了與會者積極而熱烈的討論,為推動中德學者之間面對面交流,開展密切合作提供了一個對話平臺。
會議結束后,與會專家參觀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校史館、東單9號院和協和醫院。蔣澄宇教授對院校歷史及發展等作了詳細介紹,并向與會專家充分展示了我國醫藥衛生領域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新成就。與會專家對院校的輝煌歷史和承擔的使命以及在中國醫學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表示了由衷的欽佩,大家表示受益匪淺,并期待下次會議的召開。
(基礎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