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敬愛的顧方舟老院校長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周年了。
當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普通民眾開始關注“病毒”這個微生物,人們可曾想到,六十多年前,當脊髓灰質炎在我國暴發時,波及的廣度和劇烈程度或許不及今日,但疫情帶給人們的切膚之痛卻絲毫不少。
脊髓灰質炎是在易感兒童中隱性傳染,主要破壞脊髓神經,發病后會導致終身殘疾甚至呼吸麻痹,俗稱小兒麻痹癥。當年,顧方舟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研制脊髓灰質炎疫苗,成功建立起了免疫屏障。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中國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
今天,我們親身體會到,病毒傳播非常隱蔽,速度之快超過人們的想象。1959年,顧方舟被派往蘇聯了解脊灰疫苗的研制情況。當時美國已經上市了脊灰“死”疫苗,但西方對中國實行禁運,只能通過蘇聯研究機構,間接了解“死”疫苗的情況。顧方舟通過實驗觀察和查閱文獻發現“死”疫苗的生產成本高且服用次數多,對于當時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根本難以實現。在充分考慮我國基本國情和疫情嚴重程度的情況下,根據顧方舟的提議,開始了我國自主研制“活”疫苗的艱辛歷程。
后來,在帶領同行研究病毒投身抗疫的同時,作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顧方舟教授同樣注重將基礎醫學研究的成果進行轉化,為此傾注了心血和關愛。遵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顧院長與修瑞娟教授(時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院校長)一起,組建了國家級的微循環基礎與臨床研究基地。顧方舟院長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微循環研究所發展的倡導者、引領者,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國際微血管醫學研究中心”的總顧問。
2019年1月2日,顧院長辭世的消息傳出,一石激起千層浪,顧方舟院長的抗疫故事在全社會不脛而走,人們通過各種形式深切悼念這位讓他們遠離脊髓灰質炎傷殘的 “糖丸爺爺”。 同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宣布顧方舟院長獲得“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微循環研究所全體科研戰士決心以顧方舟老院長的模范事跡為榜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恪盡職守,忠誠執著,勇于創新,發掘并弘揚傳統中醫藥的功效機理,為民族復興大業獻愛心、做貢獻。
謹以此文深切緬懷、追憶敬愛的顧方舟院校長。
文字: 北京協和醫學院微循環研究所全體師生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