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承辦的“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發布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醫學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禮堂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楊青司長,中國醫師協會楊民副會長及來自全國三級醫院、科研機構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發布儀式。
“第五屆中國醫學科學發展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赫捷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勇教授圍繞“研究型醫院建設”分別從腫瘤防控、中國生物醫藥發展和醫院大數據建設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赫捷院士從腫瘤醫院和國家癌癥中心的角度,從國家的高度分享了腫瘤防控的想法、建議、措施,探討了研究型醫院的建設的規劃圖、設計圖和實景圖。蔣華良院士從新藥創制、我國面臨的嚴峻形勢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策略,同時結合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的新技術的布局,分享了971的腦病體質腦病長治的案例。黃勇教授結合華西醫院大數據的設計、管理、應用,講解了現代健康科技創新的需求和醫療大數據的特征和架構等問題。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
隨后,“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正式發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曹雪濤院士在致辭中指出,醫院是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科技創新的主要陣地,更是培養廣大醫學科技人才的核心基地。對醫院開展醫學科技評價,是響應我國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和制度,推動醫學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一項可持續性的根本任務。在推動醫學科技創新這一偉大工程的落實與實施的進程中,醫學界應當有激勵醫學科技創新的正確導向。楊青司長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評價工作,中國醫學科學院開展“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研究”進一步強調和明確了醫院科技活動在醫學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推進醫院創新發展以及醫學科技進步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和影響。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池慧所長發布“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并對其進行了深入解讀。據池慧所長介紹,“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 修訂了評價指標體系,納入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指標,增加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類指標及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參與科技創新的杰出人才類指標;擴大了評價醫院范圍,今年的評價醫院由1325家增加到1629家;增加了評價學科覆蓋面,新增燒傷外科學、急診醫學和護理學3個學科,學科數量由26個學科增加到29個學科。2017年的榜單還提高了學科分類準確性,完善醫院數據核查機制。
最后,與會領導和專家為“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綜合排名前10、學科排名前3的醫院頒發了牌匾和證書。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張兆豐處長與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鄭忠偉副院校長、張學副院校長出席并主持了會議。
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介紹:
中國醫學科學院作為醫學科學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在針對醫學基礎核心前沿領域開展研究探索的同時,也在建設綜合型、特色化、前瞻性的國家級醫學與健康領域高端智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于2014-2016年連續三次發布“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結合國內外現有研究與實踐經驗,在醫院科技評價領域開展了探索性、開創性的工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2017年再次吸納社會各界意見與建議,進一步擴大評價范圍、完善評價指標、優化評價方法、規范評價流程。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包括醫院科技影響力綜合排行、醫院科技影響力學科排行和醫院科技影響力地區排行,希望通過持續跟蹤醫院重要科技活動及其進展,深入分析反映醫院科技影響力的相關要素,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系統、客觀、綜合的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研究,從而為醫院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手段和工具,并發揮引導和診斷作用,形成激勵醫學科技創新的正確導向,推動醫院學科建設,促進醫學科技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為提高醫療質量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醫學信息研究所 新聞中心/文 新聞中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