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方顯大愛
懷念協和醫學院八年制畢業生 “最美醫生”周南
訃 告
原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職工周南同志,于2019年8月2日在四川蒼溪縣去世,終年37歲。
周南,女,漢族,1982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2009年09月參加工作。
周南同志系原我院風濕血液科主治醫師、科副主任。該同志作為優秀大學生,懷著一顆為解除天下所有人病痛的初心和決心,志愿要求到雪域高原,到我們區人民醫院工作。在我院工作期間,政治立場堅定,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工作上,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業務,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待病人如親人,受到患者和同仁們好評。還積極服從組織安排到高海拔地區駐村,給當地農牧民病人解除病痛,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曾榮獲全國“最美醫生”稱號。
對于周南同志的突然離世,醫院黨委和同志們表示萬分惋惜和沉痛哀悼,向家人致以誠摯慰問。
沉痛悼念周南同志!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2019年8月5日
今天,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師生、醫學界及社會各界人士在紛紛轉發周南醫生去世的噩耗,并為之痛心扼腕、熱淚盈眶。
2017年,周南為協和醫學院百年校慶發來祝福視頻
8月2號,北京協和醫學院優秀學子、西藏自治區醫生周南意外去世,永遠離開了我們,留下無限的懷念和哀思。
周南同學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
2001年,作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學霸”和愛醫者,高考數學滿分的周南,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選擇了醫學,成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百年醫學殿堂的一名醫學生。
浸潤在協和積淀深厚的醫學教育環境中,受導師李龍蕓教授等一大批知名專家的言傳身教、熏陶指導,周南不僅學習成績優異,更堅定了畢業后從事醫學事業扶助病患的理想。協和醫學院的八年,培養了她真誠謙遜,胸懷大愛,志向高遠的個性和品格。
2007年暑假,第一次去西藏旅行,幫助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而生命垂危的老人,面對老人“西藏缺醫生,你能來嗎”的詢問,目睹當地落后的醫療條件,周南想到:“北京有那么多醫院,有那么多醫生,可能有我和沒我差別不大,但是在西藏,在那么缺醫生的一個地方,我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很多生命因我的存在可能得到挽救。”在完成協和八年學業之際,周南放棄了在北京協和醫院成為一名呼吸科大夫的機會,奔赴缺醫少藥的西藏從醫,選擇了一種劇情可能更為跌宕起伏的人生,并在那里一待就是10年。
到西藏后,周南很快便遭遇到說話費力、記憶力減退、喘不過氣、失眠等等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也體會到工作環境中存在疾病處理不規范、學習氛圍不濃厚、青年醫生缺少繼續教育機會等問題。為此,她積極看文獻,與內地老師溝通,通過自我學習訓練自己的臨床思維。
認識到藏區風濕免疫類病人多,卻沒有風濕免疫科的情況,周南克服了缺資金、缺機器、缺人手等諸多困難,在2011-2015年創建了西藏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血液科,還沒滿30歲的周南擔任科副主任,帶領一批80后、90后承擔起西藏地區風濕病領域的健康護衛者。截止2018年,周南和團隊共接診6萬人次,填補了西藏自治區風濕免疫病的治療空白。
周南曾在中尼邊境駐村行醫1年,并承擔西藏大學醫學院內科教學任務,年授課逾20課時,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還一直為在西藏地區開展血小板分離、單采技術,轉變藏區患者的就醫觀念和習慣等不懈努力,致力于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診療理念帶到西藏地區,最大范圍惠及當地群眾。
這個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的80后醫生把青春和熱血毫無保留地播撒在了雪域高原。社會公眾為她這份不尋常堅韌和持守感動,2017 年,周南獲得央視年度“最美醫生”稱號,又在2018 年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
2017年,周南榮獲“最美醫生”榮譽稱號
“面對病痛,如果你不能解決,病人是沒有退路可走的。”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多年,周南深知,自己所在的醫院作為西藏最好的醫院,是藏區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這也激勵周南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做保衛健康的最堅實屏障。
周南作為優秀校友代表在2018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典禮發言
2018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校友代表的周南與學弟妹們分享了她工作九年來的三個習慣:
第一個是自律。“我們每個人最珍貴的資源就是時間,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浪費時間,應該把時間花在那些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思考、學習、運動、去愛與被愛,這些事情能讓你的生命更加真實,更加豐滿,而且更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個是謙卑。“作為協和的畢業生,我們應該更加專注更加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保持一個謙卑的態度,以實際行動來傳承和發揚協和精神,以我們的實際行動來贏得別人的尊重,來為母校爭光添彩。”
第三個是勇敢。“在前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干擾和雜音,可能會犯錯,可能會走很多彎路,但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能勇敢的堅持,就會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最后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最后,她希望學弟妹們要保持善良,考慮到做事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希望每一位師弟師妹都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的追尋夢想。每個人都做最好的那個自己,這個世界一定能變得更好。
周南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她常把自己比作一根火光微弱的火柴,雖然很小,卻能慢慢照亮四周,通過成長,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別人。
人們懷念周南,正是因為她作為優秀青年醫務工作者的純粹與赤誠,因為她心底無私天地寬的仁愛與慈悲,因為她有志者事竟成的執著與堅韌,更因為她不負時代所托的擔當與使命。
縱觀周南短暫的一生,固然沒有轟轟烈烈,但卻以醫務工作者的仁者大愛為我們詮釋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真諦,在日益浮躁的當下繼承了如“萬嬰之母”林巧稚、“中國公共衛生之父”陳志潛和“糖丸爺爺”顧方舟等老一輩協和醫者身上閃耀的“科學濟人道”的高貴品質和人性光輝,相信周南的事跡將會照亮更多年輕醫務工作者的從醫之路。
文 新聞中心 / 圖 童林 劉玉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