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文物古跡司副司長鄧超,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二級巡視員劉洪昌等一行領導和專家來到九號院工地實地考察,院校領導王辰、李青、王云峰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考察并座談。
宋新潮副局長一行參觀了九號院和壹號禮堂,到工地現場了解修繕進展和重點、難點,特別是就連廊彩畫進行了實地勘察,并秉著對文物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為九號院及協和建筑群的修復與使用出謀劃策。
宋新潮副局長在講話中指出,協和建筑作為完整的建筑體系,最大的建筑價值就在于中西合璧,兼具中國傳統古建筑特點和西方建筑元素,堪稱“人類共享建筑”。協和建筑的意義不僅在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更在于其精神價值,應將其提升為中國現代醫學的圣地。承擔此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及文物局和院校各方應瞄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在最大化查找歷史資料證據的基礎上,邀請科技保護、彩畫重繪等各方面專門人才,尋求材料、工藝、手法的最優組合,分類分步做好整體設計和方案制定,施工單位應做到“磨洋工”“出細活”,負責任地推進九號院修繕,形成修繕實錄,打造文物保護精品工程,以此傳承精神文化,達到解讀協和醫學院、解讀中國醫學史、解讀中國現代醫學發展之目的。
王辰院校長感謝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對協和建筑修繕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他指出,協和醫學院是中國現代科學醫學的肇始地,協和的建筑浸透了設計者、工程師、工匠等無數人的心血,是“中國式宮殿里的現代醫學殿堂”。九號院修繕工程的各參與方要心懷敬畏,將其作為一項事業,用心勘察、用心設計、用心修復,努力尋找修復的對應圖案、相仿材料與配方工藝,安排卓越工匠、負責任的監理,必要時請繪畫大家指導,為協和所承載的建筑文化和國家的文物保護事業做出貢獻。希望大家切實認識到,九號院對于協和乃至社會、國家、民族的意義都是巨大的。修復后的九號院應令醫學界和社會各界震撼,成為確認醫學在社會事業中重要地位的標識。
供稿:新聞中心 張倩
圖片:郭志晨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