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至10日,以“創新引領,擘畫中國藥學事業發展新藍圖”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藥學事業發展大會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建所65周年論壇在藥物研究所產學研基地舉行。大會面向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聚焦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踐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匯聚來自全國藥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和醫藥監管專家,為促進醫藥創新高質量發展,構筑中國藥學事業發展新格局出謀劃策、共話未來。
與會人員合影
開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在致辭中指出,藥學事業的發展要滿足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推動經濟發展兩大任務。中國生物醫藥界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藥物研究與應用的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藥物的研究與應用要面向以能源革命、材料革命、生物技術突破、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世界科技前沿,立足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戰略制高點,讓創新藥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的原動力、人民健康保障的堅實手段及綠色發展轉型的助力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致辭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王辰院士強調,藥學在醫藥衛生事業中居于重要位置。要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意味著要從國家戰略高度進行科技布局,對我國藥學的整體發展有所謀劃,有所把握。希望醫科院藥物所在全國藥學界的關懷愛護及院校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承擔起建設國家藥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的歷史使命,在國家藥學事業發展中發揮關鍵的引領作用。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王辰院士致辭
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指出,醫藥產業是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中國藥學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藥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將進一步堅持新發展理念,優化頂層設計,強化改革創新,深化相互合作,加快推動藥學學科發展,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強藥學科研平臺和基地的建設,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指出,藥學事業關系人民健康、醫藥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藥學事業的發展必須發揮各個領域的基礎性及戰略性支撐作用。國家高度重視醫藥創新工作,重大新藥創制橫跨了三個五年計劃,建設新藥研發全鏈條生態體系,實現了中國新藥創制從仿到創的跨越,但原始創新藥物在新策略、新靶點、新機制、新技術領域的突破以及在資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仍然需要藥學人的共同努力。希望藥學人能夠為中國藥學事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致辭
科技部前沿技術司副司長傅小鋒指出,國家生物醫藥領域的發展在重大新藥創制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支持下,已經建立了研發鏈、產業鏈緊密銜接及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國家藥物創新技術體系,但仍然存在源頭創新不足、在研靶點以追溯為主、靶點過于集中以及新藥創制的關鍵核心技術不足等問題。科技部將強化頂層設計,通過統籌部署原創新藥重大基礎和轉化研究、加速前沿技術的前瞻布局、打造協同創新平臺、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等途徑,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技術研發的任務布局。
科技部前沿技術司副司長傅小鋒致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孫瑞娟指出,基金委黨組落實二十大精神和戰略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方案,加大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推動原始創新,提高資助效能。醫學科學部將進一步完善醫學領域人才評價體系,加快推動我國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協調發展,推動實現醫藥創新自立自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孫瑞娟致辭
開幕式后,首先由王辰院士作“臨床藥學博士培養與其職業作用”主旨報告。他從國內外臨床藥學的發展歷程談起,闡述了在共病管理以及創新藥物蓬勃發展的今天,臨床藥學對健康照護發揮的關鍵作用。他強調,臨床藥學的內涵是隨著高水平的健康需求和科技進步而不斷演進的,新形勢下的臨床藥學人才應該是懂醫、懂藥、懂管理、會溝通、具備敏銳科研思維和豐厚人文素養的復合型藥學人才。他全面介紹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構建臨床藥學博士培養體系方面的思考、布局和具體舉措,并提出未來努力的方向,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貢獻協和力量。
王辰院士作“臨床藥學博士培養與其職業作用”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陳凱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陳志南等12位兩院院士以及13位科研、臨床、政策管理專家和企業家圍繞“創新藥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藥品科學監管、藥物臨床及應用、藥物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五個主題,分別展示了他們在創新理論、前沿技術、原創藥物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分享了他們在人工智能技術、藥動/藥效和成藥性評價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系統藥理學、藥物遞釋技術、假病毒技術、藥物毒性評價技術、植物免疫的生化機制、腫瘤代謝適應機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介紹了我國腫瘤新藥、中藥新藥、核藥、疫苗、微生物藥物的現狀和發展,以及在臨床醫學中的創新應用。專家們的報告高屋建瓴,奉獻了一場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視聽盛宴,為醫藥創新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銳主持大會開幕式
本屆大會深入探討了生物醫藥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展示了新藥研發的突破、前沿技術的創新,體現了臨床藥學、藥物監管等領域的日益完善,將對未來藥學事業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追求的不斷提高,藥學事業將承擔起更加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作總結講話
本屆大會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銳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所、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科學研究院承辦,中國藥學會支持。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累計觀看量逾8萬人次。
供稿:藥物所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