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根據北京市紅十字會《關于請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協助建立“北京市紅十字會、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志愿捐獻遺體登記站”的函》(京紅1999(9)號)要求,我校成立“志愿捐獻遺體接受站”,并于5月5日在東單三條九號院2號樓舉行了“志愿捐獻遺體接受站”掛牌儀式。時任院校黨委副書記林長勝及時任基礎所副所長何維出席儀式并講話。
1999年6月11日,我校舉行“徐少文遺體捐獻儀式”,這是接受站自掛牌后接受的第一例無償捐獻的遺體,也是北京市第一例。
2000年11月1日,著名在華專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的大衛?柯魯克逝世,他的遺體于逝世當日捐獻給我校。大衛?柯魯克是第一個在北京捐獻遺體的外國人。
2002年11月6日,信息所圖書館在協和醫院告別室,為院校職工首例向我校捐獻遺體的王懷秀同志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2012年11月14日,我校解剖教研室前主任張炳常教授遺體捐獻儀式在解剖教學樓遺體捐獻接受站舉行。張老于11月11日心臟病突發去世。遵照張老遺愿,遺體直接捐獻給我校,希望能用于“再多培養幾個出色的醫學生”。
2016年5月27日,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教授、中國科學院王世真院士在協和醫院逝世,5月31日,根據王世真院士生前遺愿,家屬將他的遺體捐獻給我校。
2017年1月19日,院校為我校1943班校友、原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葉惠方教授舉行遺體捐贈儀式。
2022年4月3日,我校基礎學院原解剖學系萬選才教授因病去世。遵照萬教授生前遺愿,6月25日,遺體捐獻給他一生鐘愛并為之奮斗的我校解剖學系。
2004年3月31日,在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基地,舉行了北京市志愿捐獻遺體紀念碑落成揭幕儀式,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99年以來北京市志愿捐獻遺體者而修建的。
展覽內容:
1.院報報道“志愿捐獻遺體接受站”掛牌(院報1999年6月1日圖片新聞)
2.我校接受北京市第一例無償捐獻遺體(院報1999年6月21日)
3.我校接受五例已故市民遺體(院報1999年9月11日)
4.我校接受捐獻遺體首次用于解剖教學(院報2000年3月11日)
5.第一個在北京捐獻遺體的外國人大衛?柯魯克(院報2000年11月21日)
6.我校接受新世紀第一例捐獻遺體(院報2001年1月11日)
7.我校解剖課全部用上捐贈遺體(院報2002年3月21日)
8.院校職工首例遺體捐獻儀式在協和醫院舉行(院報2002年11月21日)
9.永遠和協和的師生在一起(張炳常教授遺體捐獻儀式,院報2012年11月21日)
10.永遠的紀念(王世真院士遺體捐獻紀實,院報2016年6月11日)
11.再回“協和”(院校舉行老校友葉惠方教授遺體捐贈儀式,院報2017年3月23日)及葉惠方教授早期在我校的有關檔案(1-YS-WS-631/892,1-YS-ZGR-3614,1-SX-LXH-27-11,該檔案為院校檔案中心保管的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一部分)
12.北京市志愿捐獻遺體紀念碑落成(院報2004年6月1日)
(致謝:院校退休職工劉玉剛、教務處馬超處長為展覽提供部分照片)
我校接受北京市第一例無償捐獻遺體
葉惠方學籍照
葉惠方教授
1943班畢業生名冊葉惠方
葉惠方學生登記表
張炳常教授
王世真院士
萬選才教授
供稿:檔案中心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