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是世界健康發展的重要使命。不平衡的衛生與健康事業和低水平的醫療保障,是目前發展中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積極參全球健康事業,創新性研發和提供了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技術、服務和制度保障,為發展中國家的健康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讓經濟及醫療水平欠發達地區的婦女享有健康平等的權利,也讓中國方案和中國制造在促進全球健康的平臺上具有越來越多的執行力和話語權。2018年7月13日careHPV? Test獲世界衛生組織(WHO)體外診斷資格認證,這項為發展中國家婦女量身定做的宮頸癌篩查技術是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WHO資格認證并推薦用于發展中國家婦女宮頸癌篩查的產品。2018年8月1日在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喬友林教授團隊、凱愛健康、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PATH聯合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媒體和社會對于此次新聞發布會高度關注,截止目前為止,約有800條新聞從不同角度對于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
根據GLOBOCAN 2012年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每年大約有53萬婦女患宮頸癌,其中約85%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唯一可以通過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實現早期防治的癌癥,也是目前唯一有望消滅的癌癥。但因為宮頸癌早期無明顯病癥,絕大多數婦女又缺乏早期篩查意識,80%的欠發達國家與地區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喬友林教授指出,“在發展中國家,有限的衛生資源都消耗在疾病的治療上,而不是預防。結果全世界的宮頸癌病例中,85%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不平等的健康權利和不合理的資源分配,讓發展中國家女性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宮頸癌的高度威脅。
HPV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因此,HPV病毒的檢測對防治宮頸癌至關重要。原有的HPV檢測方法對技術人員和檢測環境要求高,價格昂貴,在發展中國家推廣應用較為困難。因此,探索經濟、準確、快速有效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熱點和宮頸癌篩查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2003年-2018年長達15年,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資助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喬友林教授帶領的宮頸癌防治研究團隊(包括山西襄垣武鄉、江西修水和甘肅武都婦幼保健院)聯合Digene、PATH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WHO/IARC)成功研發了HPV快速篩查試劑盒(careHPV)和后期的多中心注冊試驗并獲得中國藥監局和WHO資格認證,該項產品的成功研發改寫了宮頸癌篩查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篩查的歷史。喬友林教授指出:“在技術上,careHPV優于常規細胞學方法,敏感度為90%,特異度為84.2%,并且其性能接近發達國家和地區目前普遍使用的HPV DNA雜交捕獲檢測技術(HC2),而操作上卻非常簡單,可以在無水無電的情況下進行。一個欠發達地區的鄉村衛生員,經過簡短培訓,很快就能有效地掌握這個技術。
careHPV檢測技術非常適用于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其對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健康公平意義重大。喬友林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向全球發出消除宮頸癌的總動員令。在中國深圳生產并供應全世界的careHPV有望使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開展大規模人群宮頸癌篩查防治方面的目標變為現實。care HPV檢測技術是中國科學家給全球發展中國家婦女宮頸癌防治貢獻的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宮頸癌篩查產品。這將為careHPV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中,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是中國力量為造福發展中國家婦女書寫的篇章,我們也期待未來在宮頸癌防治、關愛婦女健康方面更多中國制造的精彩故事!
(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