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院校改制工作的重要任務,2021年底,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并正式更名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和出版社”)。隨著協和出版社完成公司化“轉身”,建立責權分明的管理機制,必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為今后做強做大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主導,改制工作高效有力
高校所屬企業本輪改制工作的規格高,是按照2018年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由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推進的一項重要改革工作。2020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布《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開中央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對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要求以及時間表。協和出版社作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出資設立的全資企業,符合國有企業改革類型,并被納入校企改制的范疇中。
院校領導高度重視校企改制工作,由產業處負責落實,協和出版社作為改制主體,積極配合產業處落實改制工作。在院校領導的高度關注和指導下,在產業處以及產委會的有力領導下,協和出版社克服困難、積極推進,11月底得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名稱預核準批復,并在2021年12月底北京市相關管理部門辦理了營業執照的變更注冊手續,正式更名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這標志著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協和出版社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構建現代企業制度
通過本次改制,協和出版社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改制后新公司的唯一股東。
校企改制的核心是明晰產權,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協和出版社通過改制進行了全面財務審計,完成清產核資,明確北京協和醫學院未來將協和出版社劃轉至學校的資產管理公司,實現授權經營,確保國有經營性資產的保值增值。根據《公司法》要求,協和出版社將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及科學合理的公司事務決策機制、程序和職工激勵機制,強化權力責任對等,從而實現更為簡潔高效的公司治理,保障公司內部有效履職,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運行效率。
秉承協和精神,傳播協和思想與文化
改制后,協和出版社仍堅持社會效益首位,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結合院校中長期發展目標,緊緊抓住“十四五”機遇,立足院校、面向國際,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學出版社”看齊。
服務院校的教學科研,是大學出版社的天然使命。由于母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在中國醫學界的獨特的歷史地位,協和出版社有責任發揮其在專業出版、學術服務和知識服務方面的能力特點,秉承“尊科學濟人道”的協和校訓,以積淀文化、弘揚思想為己任,面向醫學科學前沿,面向醫學教育,面向臨床實踐,面向大眾健康,為學校、學術界以及全社會提供高品質的內容產品,為協和的學術聲譽增光添彩,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發揮應有作用。
供稿:協和出版社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