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評審結果,血研院所的“中國-以色列人群醫學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作為國家衛健委唯一推薦的實驗室成功入選。
2015年,以色列魏茲曼科學院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干細胞醫學中心主席 Tsvee Lapidot 教授應常務副院所長程濤教授的邀請來訪院所,并在“血研所大講堂”上做學術報告。自此拉開了雙方進一步合作交流的序幕,以共同的研究興趣且優勢互補為合作基礎,開展了“正常/疾病狀態造血微環境對造血干細胞的調控”的研究。
2016年3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帶領科技部、外交部、國家衛健委等部委領導和下屬單位負責人赴以色列參加中以創新聯委會第二次會議以及中以衛生合作會議。會上,時任院校長曹雪濤院士與以色列魏茲曼科學院院長Daniel Zajfman教授簽署了“造血干細胞與骨髓微環境”合作研究備忘錄。此后,雙方科研合作擴展到包括基礎科研與臨床研究在內的多個課題組,合作產出的高水平論文在《Cell Stem Cell》上發表,“剪接體突變和骨髓微環境衰老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演變中的作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
院校長王辰院士與以色列魏茲曼科學院院長Daniel Zajfman教授簽署合作協議
在此基礎上,2018年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開,王辰院校長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主席、魏茲曼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Benjamin Geiger教授簽署了中以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雙方一致同意成立中以人群醫學聯合實驗室(Sino-Israel joint laboratory of population science and regeneration medicine),并在院所設立中以聯合實驗室工作站,共同探索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克隆演化規律、非惡性疾病向惡性轉化、腫瘤異質性等重要科學問題的研究,促進雙方在血液與干細胞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的合作。
王辰院校長一行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主席、魏茲曼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Benjamin Geiger教授、Liran Shlush教授等會談
中國-以色列人群醫學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研究方向也契合院校學科發展與布局。今年5月院校長王辰院士團隊創立的“群醫學”學科獲批“北京市高精尖學科”。“群醫學”根據不同群體健康和疾病的差異特點,應用多學科技術和方法,研究影響人群健康的相關因素,對某個群體疾病進行的防診治活動,使群體或整個人類的生命全程健康效益最大化,醫療衛生的成本及資源分配最優化。該學科是基于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三個學科的博士一級交叉學科,其創立在國內尚屬首次。
中國-以色列人群醫學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創新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以國家健康戰略需求為導向,著力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效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務實推動血液與干細胞研究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我國醫學科技國際競爭力的有益嘗試。多年來,院所堅持科研問題源于臨床,臨床與科研緊密結合,以我國唯一的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龍頭,對難治性血液病特別是惡性血液病的病理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先后與英國劍橋大學、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美國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哈佛大學Dana-Farber癌癥中心、St.Jude兒童醫院等國際頂尖科研及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特別是今年,院所先后獲批血液系統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這對于血液學生物技術的原始創新和科學規范的快速臨床轉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院所的“血液學科技創新核心基地”建設又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平臺。
(王曉琛 郝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