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色漸斂,金秋奔赴。2023年9月6日上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2023年新職工入職儀式暨院校史培訓會議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舉行。院校長王辰院士、副院校長李青、副院校長王健偉、京內所院領導和人事部門負責人、院校本級職能部門負責人、2023年全體管理崗新職工和京內所院專業技術崗新職工代表現場參會。京外所院領導和人事部門負責人、2023年專業技術崗新職工、新入站博士后分會場線上同步參會。入職儀式由王健偉副院校長主持。
入職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王辰院校長誠摯歡迎新職工加入院校,并對新職工殷切寄語。王辰院校長指出,院校是中國醫學界的殿堂級機構,肩負著引領中國醫學研究與教育的責任與使命。能入職院校確屬不易,是對大家素養和以往學業的充分肯定,更是標志著大家已躋身于國家級高水平事業平臺。相信大家會心懷對國家、社會、院校的感恩之心,永葆對事業的敬畏心,發奮努力,成為在德行、學識、能力上與院校發展適應的新人。
王辰院校長代表院校對新職工提出三點囑托和期望。一是鑒往知來,常懷“惶恐”之心。充分了解院校歷史的輝煌,深刻認識未來發展任務的艱巨,新職工應當常懷能力惶恐、品德惶恐之心,不斷審視自我,善于學習,提高個人能力和素養,知不足而后能進,承擔起新百年發展的重任。二是腳踏實地,善作善成善為。協和人是樸實、踏實、真實的,是有思想、有原則、有是非、有立場的人。寓高貴于樸實,是協和精神的內涵與表現。新職工要踏實做人、樸實做事,培養高尚的審美品味,提升鑒別能力,能夠辨識真假虛實、高貴與卑賤、淺薄與厚重,成長為堪為國家擔事、為醫學界成事的人。三是“天天學習,好好向上”。新職工要樹立醫學是萬學所歸、萬學所終的觀念,逐步建立起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為一體的多學科知識體系,更好適應工作需要。同時,協和是精神文化高貴之所,大家要共同營造簡單、真誠、協作的同事關系。將高尚的出世之心和現實的入世之為有致結合,在事業道路上“好好向上”,不投機,不鉆營,健康成長發展,真正成為德厚、志遠、才盛的協和人。
藥物研究所張思琪、院校本級何嘯代表新職工發言。他們表示,作為新一代青年職工,將始終秉持著“尊科學濟人道”的協和精神,肩負使命、砥礪前行,做一名真正有思想者、有操守者,從一點一滴做起,積極投身于醫學衛生健康事業,投身于院校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建設和一流醫學院校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新職工代表張思琪、何嘯發言
入職儀式上,院校領導為新職工代表頒發了入職紀念品。
院校領導為新職工頒發入職紀念品
在隨后開展的院校史專項培訓中,馬克思主義學院 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何仲教授為新職工講授院校簡史。她從歷史沿革、重要成就、杰出人物、所院簡介和未來發展五個方面展開,清晰系統地展示了院校的歷史文化風貌,幫助新職工更好了解院校文化內涵。
何仲教授講授院校簡史
最后,在院校史講解志愿者步凱老師和李可心老師的帶領下,新職工們實地參觀了協和壹號禮堂和九號院,實地感受院校歷史和文化氛圍。在接下來的五天里,83名管理崗新員工繼續參加管理崗綜合培訓,完成崗前技能學習,邁好上崗第一步。
9月6日當天入職儀式暨院校史培訓會議正式開始前,2023年院校本級新職工見面會召開。王辰院校長、姚建紅書記、李青副院校長、王健偉副院校長等領導與2023年院校本級新職工見面。
院校本級新職工見面會
供稿:人事處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