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協和公共衛生百年紀念會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召開,會議回顧協和公共衛生百年歷程,緬懷公共衛生先賢,匯聚眾智群力,廣納真知灼見,推動公共衛生學科創新發展,構建現代公共衛生體系,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目標。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院士通過視頻發表講話,高度評價了協和公衛走過的一百年不平凡的光榮歷程,充分肯定了當代協和人鍥而不舍履行自己的使命和擔當,勇敢面對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和挑戰。在抗擊新冠疫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針對我國人群面臨的健康問題,提出群醫學作為公共衛生的醫學基礎,并指導和轉化為公共衛生行動,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陳竺副委員長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協和“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這是國家和人民對協和寄予的希望與囑托,也是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也是協和百年的新起點與新開始。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講話中指出,百年來,協和醫學教育始終以推動醫學創新,促進醫防協同,推進公共衛生實踐,提高健康水平為使命,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醫學領軍人才。洪司長希望協和醫學院秉持“以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新定位,聚焦“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一體化的公共衛生要義,立足國內高端引領,瞄準國際一流,推進公共衛生學科教育創新發展,高標準建設公共衛生學科專業體系。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在講話中指出,協和醫學院作為我國公共衛生教育的開拓者,團結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公共衛生專家學者,參與處理許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做出了突出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協和人在分析研判疫情、現場流調干預、完善防治策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協和醫學院發揮??苾瀯荩I公共衛生教育改革,建立以人群健康為中心的多學科隊伍,促進學科融合,為推動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探索了重要的改革經驗。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辰院士作了題為《回顧 思考 展望 構建現代公共衛生體系》的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重溫了協和百年公共衛生教育和實踐的發展歷程,百年來,協和公共衛生先賢堅持理論與實踐、個體與群體、醫學與社會相結合的理念,創立“北平第一衛生事務所”,建立了定縣農村三級衛生網絡,開展了健康教育、新法接生、預防接種、改水改廁等公共衛生實踐活動。在消除黑熱病、瘧疾、絲蟲病、梅毒、麻風病,以及林縣食管癌防治、首鋼社區高血壓防治、大慶糖尿病預防、控煙、肺心病防治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辰院士指出,21世紀面臨著環境和氣候改變、人口老齡化、新發和再發傳染病、生物安全、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公共衛生挑戰,現有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體系難以滿足應對挑戰的需求。因此,協和醫學院提出“群醫學”理念,從健康促進和疾病的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以醫學為基礎,統籌個體衛生行為與群體衛生行動,以促進防治結合,實現改善我國人群健康的目標。王辰院士還介紹了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學科及研究體系的建設發展規劃。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在歡迎辭中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協和醫學院建立公共衛生學科100周年,百年來協和公衛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未來將繼續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踐行群醫學的理念,不辜負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主席芭芭拉·斯托爾(Barbara J. Stoll)女士,在視頻致辭中回顧了在協和公共衛生的輝煌歷史,相信協和會繼續發揮在公共衛生領域重要的引領作用。協和醫學院名譽教授、牛津大學繆爾·格雷爵士(Muir Gray)表示,協和建立以來展現了非凡的學術領導力,當前仍一如既往,發揮引領作用,提出“群醫學”。耶魯大學公衛學院院長斯坦·維蒙(Sten H. Vermund)表示,協和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公共衛生研究與實踐,為改善中國和全球民眾健康做出了貢獻。協和醫學院客座教授、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蒂爾·貝爾尼西豪森(Till B?rnighausen)提到,在中國和全球公共衛生及群醫學領域,協和是重要的思想領袖之一。牛津大學校長路易斯·理查森教授(VC Dame Louise Richardson) 發來賀信,并表示兩校合作碩果累累,醫科院牛津研究所已成為國際引領的免疫、新發病毒和癌癥研究中心。
最后,全體參會人員向伍連德、蘭安生、陳志潛等36位協和公共衛生先賢代表性人物致敬,師生合唱團詠唱校歌《協和頌》,緬懷大家風范,追憶卓越功績。
國務院有關部委及直屬機構領導,北京市及相關區負責同志,兩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相關高等學校、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代表,相關學會組織及合作單位的負責同志,關心支持院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國際組織代表,校友代表,院校老領導、老專家,全體院校領導,各所院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等參會,線上參會人員達33.8萬人。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主持。
同日,還舉辦了第六屆群醫學及公共衛生論壇。
供稿:群公學院
編輯:胡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