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兩張渡盡劫波九死一生的臉,為重生淚奔!
【前言】
向王辰院士和中日友好醫院團隊致敬!
本次戰疫中,中日友好醫院一共向武漢派出164位醫護人員,收治100位危重癥患者,經過73天的奮戰,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
4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164名白衣戰士撤離武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行前,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四部五部主任詹慶元到病房向渡劫重生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易凡醫生、胡衛鋒醫生告別。
截至目前,易凡醫生開始康復訓練,可以下床走路;胡衛鋒醫生撤離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病情明顯好轉。
兩位患者的面部如此晦暗,考慮是新冠病毒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尤其是肝腎損害后的皮膚改變,提示毒素的代謝障礙——除了面部,他們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如此。隨著身體機能的逐步康復,這些問題也會得到改善,直至恢復正常。
Video Player
00:00
00:00
Use Up/Down Arrow keys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volume.
【詹慶元】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四部五部主任
【易 凡】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
【胡衛鋒】武漢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編后】
重癥救治是一個復雜工程,氧供,循環支持,營養支持,感染控制,每一個環節都是生死之別。胡衛鋒醫生就曾經歷導管感染。在最困難的時候,是王辰院士敢于擔當,做出“再困難我們也要換導管”的決定,終于讓胡醫生轉危為安。
經此一役,讓我們相信新冠病毒并非不可戰勝。
正如易凡和胡衛鋒醫生的摯友同事楊軍輝醫生所說——他們的重生,會讓堅守在一線的所有戰士們安心,也會鼓勵到所有的患者。
(北京衛視 生命緣/資料 海上柳葉刀/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