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上午,法國巴斯德研究院院長、巴黎第五大學肝病與感染病學教授 Christian Bréchot博士應邀做客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大師講堂”,并作題為“Viral hepatitis and liver cancer : novel paradigms and positioning of the Institut Pasteur”的講座。曹雪濤院校長主持了本次活動,院校科技工作者和學生等200余人參加了此次講座。
曹雪濤院校長首先向大家介紹了Bréchot教授的教育和研究背景,Bréchot教授生于1952年,從1979年開始,進入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從事乙肝病毒的研究, 并于1985年獲得博士學位。在之后的幾十年中, Bréchot教授歷任巴黎第五大學學校肝病科及實驗室主任、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總理事長等職,從2013年10月至今一直擔任巴斯德研究院院長,同時作為WHO的顧問為世界范圍內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做出了貢獻。Bréchot教授擁有卓著的研究成果,其自2005年以來發表醫學論文400余篇,包括Nature、Lancet、NEJM等一流雜志發表多篇論文,H index 90,擁有18項發明專利,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此次大師講堂,Bréchot教授以肝炎與肝癌為題,與現場師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實踐思考。病毒性肝炎是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并與肝癌發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Bréchot教授及其課題組長期以來植根于肝炎與肝癌發生方面的工作,其中既包括早些時候發現的HBV在肝癌細胞基因組中的插入與整合從而導致某些癌基因的開啟,也包括近年來發現的肝炎病毒誘導的特殊的免疫微環境對肝癌的誘導作用,這些發現都為肝癌的診治提供了重要參考。Bréchot教授還指出,肝癌的發生是個復雜且有多種因素參與的過程,其中既有病毒造成的突變,也有肝臟自身免疫微環境的改變,更有人體自身代謝環境的改變及腸道菌群的參與。最后Bréchot教授介紹了巴斯德研究院的國際發展戰略與發展模式。講座結束后,現場師生踴躍提問,與Bréchot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最后,為表彰Bréchot教授杰出在醫學衛生領域的杰出貢獻,推進院校與巴斯德研究院合作交流發揮的重要作用,曹雪濤院校長代表院校授予Bréchot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名譽教授”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歡迎他每年來院校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繼續積極推動中法醫學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世界醫學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國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