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敖虎山建議成立國家發明科學院,推動建設科技強國的體制機制創新。
醫療裝備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具有全面支撐能力。《“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要實現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端醫療裝備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撐能力。
敖虎山委員
“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技術壁壘極高,是典型的高新科技產業,一臺設備的研發往往涉及生物醫學工程、機械、算法、電子信息、材料科學、醫學影像技術等眾多學科領域,研發門檻高,研發周期長?!比珖f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敖虎山告訴央廣網。
整體來看,我國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依然呈現“小而散”的局面?!夺t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主營收入年平均在3000萬-4000萬元,行業規模和集中度較低,與國內制藥行業企業3億-4億元的年平均主營收入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
我國出口醫療器械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近年來高端醫療器械產品所占比重有所增加,高附加值的產品占比不斷提升,醫用耗材產品的性價比增幅顯著,質量效益持續改善。但進口醫療器械則仍然以高端產品為主,繼續占據高端市場,對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形成較大挑戰。
敖虎山分析,一線醫生與科研、實驗室脫節,醫生與醫藥企業的科技創新脫節,缺乏科技轉化的相關經驗等是制約我國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敖虎山建議,成立國家發明科學院,推動建設科技強國的體制機制創新。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領域的頂級的學術機構,成立以來在我國的科技創新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在2000年左右就相繼成立了發明創造相關機構,例如美國發明家科學院,在加強其國家科技創新及轉化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議在我國建立國家發明科學院,在提高科技人員的創新能動性,幫助科技人才更好地實現科技轉化,從技術走向產品,從理論走向實踐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他表示,國家發明科學院有關建制可以參照已有的三大科學院體制,同時,國家發明科學院主要任務是認可、鼓勵及表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專利的發明者,教育和引導富有創意的學生及轉化成員的發明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發明科學院可以探索設立國家級別獎項,表彰對人類生活質量、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影響重大的發明家;可以搭建國家級轉化平臺,建立科技發明創新人與各類制造企業的鏈接紐帶,更好的實現發明專利向科技產品的轉化;可以創建國際學術期刊,促進科研交流,傳播最新科學發明產品及文化,進一步提升發明和創新的透明度。
來源:央廣網
供稿:統戰部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