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信息學分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醫學研究所/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共同承辦的“中華預防醫學會第一次生物信息學學術會議”于線上召開。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舒躍龍所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信息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副院校長在開幕式上致辭,強調生物信息學已經成為精準醫療、基礎醫學研究及預防醫學的強大推動力量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學會和承辦單位感謝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和學會的支持,對分會的發展提出期望和要求。
會議云集了國內醫藥衛生和生物信息學領域的10名院士、50名領域內知名專家學者,以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的形式,分享了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多組學等在醫藥衛生領域的融合應用的研究成果。
主旨報告,高屋建瓴。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劉德培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陳香美院士、北京大學詹啟敏院士、河北醫科大學叢斌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徐建國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林東昕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寧光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廣州中醫藥大學劉良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馮子健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湯富酬教授和高毅勤教授12位院士、專家,從研究范式轉變等戰略高度的報告,極大開拓了與會者對生物信息學與醫學等領域融合的認識,必將對預防醫學學科融合,催生預防醫學研究新方向,迭代疾病防控新理念,賦能健康產業新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主題報告,聚焦前沿。會議圍繞健康醫療大數據、重大疾病的組學研究、微生物組與健康、分子診斷與臨床應用、人工智能與藥物開發、傳染病監測預警與建模和單細胞組學技術七個主題,邀請47位領軍科學家和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從基礎到臨床、從理論到實踐、從研究到轉化,圍繞多組學、數據科學、計算科學、人工智能等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作為國內醫學領域首個以生物信息為主題的專業學術會議,來自基礎、臨床、疾控和產業領域的院士、專家圍繞“大數據與健康”這個主題開展了深入交流,為拓展生物信息學學科與生命科學和醫學學科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4萬人次收看會議。
供稿:病原所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