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腫瘤研討會(CAMS Oxford Institute Symposium on Cancer Research)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 “免疫、炎癥與癌癥”(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Cancer),從“腫瘤免疫學”、“感染與癌癥”以及“腫瘤代謝與免疫”等三部分內容進行了交流。會議旨在促進中英雙方高水平學術交流,通過探討中英癌癥研究的前沿進展與最新成果,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的建設。會議邀請了3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位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國內多位腫瘤研究方面的著名學者到會作專題報告。此次會議通過專題報告、圓桌討論、學生座談等多樣化的交流方式,促進中英學者深入交流和討論,進一步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合作。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中方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院士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英方腫瘤研究負責人、牛津大學路德維希腫瘤研究所所長、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盧欣教授共同擔任研討會主席。
在 “腫瘤免疫學”專題分會場,牛津大學肯尼迪研究所所長、風濕學與免疫學專家Fiona Powrie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院士、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原院長田志剛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鄭利民教授對癌癥產生與發展中免疫與炎癥機制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報告。
圍繞“感染與癌癥”這一主題,牛津大學盧欣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吳虹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院長尹玉新教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免疫學系主任Charles Bangham院士及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張辰宇教授分別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對腫瘤發生發展中的重要分子機制與防治策略進行深入闡釋。
在“腫瘤代謝與炎癥”分會場中,英國癌癥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席、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Karen Vousden院士、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主任Gerard Evan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黃波教授、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馬瑜婷教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常智杰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楊鵬遠教授共同探討了影響癌癥代謝的通路、機制與新治療靶標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于2017年12月6日在英國牛津大學正式掛牌成立,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院60周年賀信指示精神、加快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該研究所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發揮“國家隊”作用,積極推進院校國際化發展戰略, 借助中英雙方的協同優勢, 創新合作機制,打造國際醫學科技合作的“新模板”。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將聚焦醫學科技創新前沿交叉領域,攜手解決中英兩國乃至全球面臨的重大醫學與健康問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新的篇章。
(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