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由阜外醫院承辦的院校第一期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會順利召開。通過搭建各所院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促進青年人才思想碰撞、交流溝通,支持青年人才更好成長、成才。
本次會議主題緊密圍繞院校人才發展規劃、培養體系,結合國家級人才和科研項目申報工作實際,由王健偉副院校長和六位國家級人才和科研項目獲得者進行主題匯報,六位青年才俊每人圍繞一個國家級項目,交流申報經驗,分享成長歷程。
王健偉副院校長在會議上講話并作主旨報告。他帶領大家回顧了院校百年歷史,介紹新時期核心基地建設三步走戰略、人才工作理念、愿景、培養體系和十項支持保障措施。通過對各類國家級項目進行對比分析,就常見的申報問題和解決思路進行講解,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建議,強調希望借此機會,搭建各所院人才交流、經驗分享的穩定平臺,推動人才工作發展。
阜外醫院副院長樊靜主持會議并致辭,她表示今年是建黨百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希望廣大青年人才潛心鉆研國家醫學科技領域中的“卡脖子”問題,助力院校核心基地和健康中國建設。
三位國家級項目獲得者對教育部“特聘教授”、“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杰青”項目申報經驗進行深入交流。基礎醫學研究所許琪教授總結并介紹了各類國家項目支持重點,逐項細致地講解申報書填寫要求、評審要點。協和醫院肝臟外科趙海濤主任醫師以“臨床與科研、魚與熊掌可否兼得?”為題作主題分享,讓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思考如何以“解決患者病痛”為中心開展臨床科研工作。阜外醫院心臟外科宋江平副主任醫師以“向天再借五百年”為題,與大家共同探討中國臨床醫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破局之道,傳授做好時間管理的有效方法。
三名國家青年項目獲得者分別結合教育部“青年項目”、國家“優青”、“萬人計劃”青年拔尖3個項目進行精彩分享。藥物研究所李平平研究員從女性科學家視角就如何理性看待人才項目,以及科學問題、邏輯性、創新性等學界關注焦點發表了獨特見解,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基礎醫學研究所陳厚早研究員作題為“堅持與改變”的報告,重點介紹青年項目申報經驗,強調“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性,寄語青年人才們保持“志氣、骨氣和底氣”,識變應變、堅持創新。阜外醫院聶宇副研究員以“選擇”為故事脈絡,講述自己科研之路的重要抉擇時刻,以及在單位和大家的支持下不斷克服困難,逐漸開拓一個研究領域的成長故事。
在自由交流環節,參會人員踴躍提問,六位青年科技人才從不同維度、不同視角解答了大家的困惑與問題,金句頻出、妙趣橫生、現場笑聲不斷、掌聲不斷,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受益匪淺。
會議通過現場會議和網絡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所院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人事、科研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工作人員100余人參加了現場會議,各所院7000余人線上觀看了直播。
文字作者:王瑩瑩、方新 圖片作者:方新
供稿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供稿部門: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