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6日至17日,值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以下簡稱“群公學院”)更名三周年之際,第一屆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在北京召開。
大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重要指示,推動我國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提升我國公共衛生教育整體水平,探討國家公共衛生事業建設方略,大會以“凝聚發展共識 共促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為主題,推進各院校及研究院所之間交流合作,助推公共衛生科研、教育和實踐,為促進群醫學及公共衛生的發展和實踐、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貢獻力量。
大會合影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副院校長李青,紀委書記王崢,群公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分別主持了開幕式和大會主題報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在致辭中首先對參與大會的各位領導、專家以及遠道而來的國際學者表示歡迎。王辰院士指出,群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完善與發展需要一個系統的專業批評與批判過程。過去三年來,大家都在思考,醫學應當怎樣發展,公共衛生應該怎么做,怎么才能夠真正體現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協和醫學院和國內外醫學界在共同探討群醫學的內涵和核心要義是什么,群醫學與臨床醫學、公共衛生是什么關系,等等。經過幾年反復和不斷深入的思考與交流、討論,群醫學的重大意義和作用愈發顯現出來。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內外眾多群醫學及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旨在圍繞群醫學及公共衛生的重點問題開展深入交流。
王辰院校長致辭
教育部高教司農林醫藥科教育處高斌處長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醫學教育關系到教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迫切需要加快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要把醫學教育擺在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地位,以新醫科為統領、加快醫學教育強國。高斌處長提出,要從聚焦主攻方向打造維護國家公共安全的殺手锏、強化跨部門協同合作、加大與世界一流公共衛生學院的交流合作,加快推動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公衛學院。
高斌處長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陳昕煜副司長在開幕致辭中充分肯定群公學院更名三年以來的卓越成績,并圍繞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以“群醫學+”為特色指引學科建設,多學科融合完善學科布局;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品格群醫學及公共衛生領軍人才;三是發揮高端智庫作用,以國家衛生健康重大需求為導向,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科技支撐。
陳昕煜副司長致辭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協和醫學院為教育及衛生健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群醫學為復合型高層次醫學創新人才培養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理念和途徑,希望協和醫學院繼續發揮群醫學優勢,為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和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李奕副書記、主任致辭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劉俊彩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協和醫學院群公學院作為全國首家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積極倡導群醫學理念、培養群醫學人才,開展群醫學研究,是落實健康為中心理念的重大機制創新和工作創新,是醫學和公共衛生事業的一體化創新發展平臺,必將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發展。北京衛健委未來將與協和醫學院開展密切協作,圍繞服務國家和首都發展戰略需要,發揮“群醫學+”的特色優勢,引領帶動首都群醫學及公共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維護人民健康、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的繁榮和提升人民群眾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俊彩主任致辭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Roger I. Glass主席在致辭中表示,如今在群醫學及公共衛生方面遇到了很多挑戰,期待未來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能與協和醫學院攜手合作,立足雙方優勢資源,共同探討創新方向,推進中國醫學健康事業發展。
Roger I. Glass主席致辭
王辰院士以“群醫學及其意義”為題作主旨報告,闡述了現代醫學之變、之方向、之發展,而群醫學是醫學的新概念、觀念、領域、學科,是為恢復、維護、增強人群及至人類、眾生、生態的整體與長遠健康而發展出的知識、技術、藝術、學術體系,旨在促進群體、人類健康效益最大化、長遠化,體現了醫學的人類觀。群醫學是一種價值觀、方法論,又是一種理念和行動,是新的醫學要點,倡行群醫學是所有醫者的責任。王辰院士對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群醫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梳理和辨析,系統闡釋了群醫學的七大意義:一是體現了從以個體為重點到以群體為重點的醫學觀念轉化;二是改變了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術結構,對厘清醫學學理、變革現代醫學體系、重塑醫學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三是促進了人才培養變革,即由過去培養“臨床醫生”轉變為培養“醫生”;四是促進醫學教育變革,從專業設置、體制學制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形成新的導引和頂層設計;五是明晰了群醫學、公共衛生、公眾健康等醫學衛生健康的概念、屬性及邏輯關系;六是促進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講求衛生效益,倡導健康公平;七是促進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與行動。歸納提出了健康照護的6個領域(健康促進,疾病的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健康照護的6個法寶(語言、藥物、刀械、飲食、起居、環境)。王辰院士最后指出,群醫學是中國思想體系在國際上成其先進的一個可能機會,它會轉變我們的思想觀念并優化我們的醫學教育體系和衛生體系。
王辰院士作《群醫學及其意義》大會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鄔堂春院士作了題為“科學證據與疾病防控”的主旨報告,指出對慢性病進行病因預防、風險預測及早期預警,需要強有力的高級科學證據作為支撐,才能建立完備的預防體系與管理政策體系。
鄔堂春院士作《科學證據與疾病防控》大會報告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院士作了題為“從疾控體系改革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主旨報告,重點闡述了疾控體系改革的原則和目標:系統重塑、預防為主、科學防控和協同高效,系統總結了我國當前疾控體系改革的進展和成效,同時分析了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提出要建立符合國情和行業需求的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
沈洪兵院士作《從疾控體系改革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大會報告
牛津大學教授Muir Gray爵士作了題為“群醫學未來發展趨勢及實際應用”的主旨報告,群醫學是解決當前醫療衛生系統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思路,號召將群醫學理論應用到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實踐中,從而為人群提供高價值的醫療健康服務。
Muir Gray爵士作《群醫學未來發展趨勢及實際應用》大會報告
海德堡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長Till B?rnighausen教授作了題為“Developing the futu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主旨報告,指出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的發展方向是多學科和跨專業,需要培養不同專業背景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人才。
Till B?rnighausen教授作《Developing the futu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大會報告
大會還舉行了“群公學者”、授課教師代表聘書頒發儀式。協和醫學院目前為研究生開設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相關課程共4大門類45門,聘請了國內外知名教授、行業專家共272名,其中校外教師有172名。群公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特聘教授代表學院感謝“群公學者”、授課教師為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同時誠邀更多的專家教授來群公學院申請“群公學者”和承擔教學和科研工作,共同推動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為第一批群公學者頒發聘書
為授課教師代表頒發聘書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吳沛新研究員作了題為“臨床研究驅動研究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從科技創新體系的視角,系統分析了當前臨床研究存在的關鍵問題,并結合我國研究型醫院建設路徑,分享了協和醫院在群醫學理論指導下臨床研究驅動研究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吳沛新研究員作《臨床研究驅動研究型醫院高質量發展》大會報告
群公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特聘教授作了題為“群公學院的建設與發展:三年回顧與未來展望”的報告,系統梳理了群公學院自成立以三年來的成長與發展。一是不斷探索、創建、豐富和發展群醫學學理,在重要期刊發表一系列群醫學學理的標志性論文;與國內外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專家交流討論發展群醫學的學理,初步形成了我國關于群醫學的理論框架。二是加強和完善多學科師資隊伍,引進特聘教授7人、準長聘系列教職15人;授課教師來自72家單位、62個專業,其中包括兩院院士10人、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14人。三是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生源由醫學專業為主向多學科轉變,2023年夏令營有來自110所高校、66個專業的396名學生報名。四是開設“群醫學+”特色的公共衛生課程體系,總計4大門類45門,面向全校和群醫學研究聯盟單位開放;共計開發328套教學課件,編寫5部教材。五是推進“群醫學+”多學科交叉科研創新,科研經費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2023年獲批呼吸和共病全國重點實驗室、病原體感染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六是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化,與國內外頂尖院校,如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開展合作,深度參與全球健康事務。七是心系社會服務,增強智庫咨詢能力,向中辦、國研室、衛健委等上級單位提交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重大決策建議近30篇;投身疫情防控,在武漢疫情關鍵時刻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等建議;參與國家重大活動如冬奧會、第31屆世界大運會衛生保障工作;在貴州大方開展地方定點幫扶等。三年來,學院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未來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重要指示,按照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目標及路徑建設好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
楊維中特聘教授作《群公學院的建設與發展:三年回顧與未來展望》大會報告
此外,數位專家、學者圍繞“共促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和“多學科共建群醫學及公共衛生”主題分別作了學術報告。
來自海德堡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醫科院系統的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腫瘤醫院、基礎所等院所,國家、省、市(區縣)疾控中心,科研院所,高?;饡呢撠熑?、專家、學者以及2023年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營員、公共衛生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成員,逾500人現場參會。通過直播觀看大會單日人次數逾170萬。
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辦的我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領域學科發展大會,其宗旨與作用是傳播群醫學及公共衛生思想與理論,凝聚發展共識,整合跨領域資源,踐行群醫學行動,為國家群醫學學科發展和公共衛生體系現代化建設獻策獻力,推動國家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供稿:群公學院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