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三項成果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2017年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2016年度共有279項成果獲得國家獎勵。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含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含一等獎3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0項(含特等獎2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149項)。
院校2016年度共有3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分別是:北京協和醫院趙玉沛院士領銜完成的“胰島素瘤診治體系的建立及臨床應用”成果,藥物研究所杜冠華教授領銜完成的“化學藥物晶型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成果,以及藥用植物研究所陳士林教授領銜完成的“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體系”成果。
北京協和醫院趙玉沛院士領銜完成的“胰島素瘤診治體系的建立及臨床應用”成果圍繞胰島素瘤的診斷和治療關鍵技術,在近20年里建立了一套以手術治療為核心的綜合診治體系,診治例數、治愈率、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等指標均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被權威的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指南引用。創建的先進、實用、可推廣的診治規范對推動我國胰島素瘤診治水平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藥物研究所杜冠華教授領銜完成的“化學藥物晶型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成果,創建了新晶型設計及基于反向均勻設計的高效制備關鍵技術,解決了新晶型的發現和制備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化學藥物“晶型純度”新概念,創建了“固體藥物晶型定量分析”新技術,解決了晶型定量檢測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優勢藥物晶型”定義,解決了復雜晶型簇的藥用晶型選擇難題;創建了基于晶型性質、固體藥生物學評價、規模生產可行性的優勢晶型綜合評價體系,為晶型藥物研發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藥用植物研究所陳士林教授領銜完成的“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體系”成果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驗證了ITS2序列作為植物通用DNA條形碼,創新建立了中草藥DNA條形碼鑒定技術體系并納入《中國藥典》。該成果項目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藥材DNA條形碼鑒定數據庫,包含100余萬條DNA序列。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技術體系為中藥材建立了“基因身份證”,解決了千百年來中藥材物種真偽鑒定的難題,是中藥材從主觀性狀鑒定到客觀基因判定的一場技術革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科技管理處 張華 朱欽磊 潘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