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戰役,那么醫院里的發熱門診就是阻止戰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線。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的領導下,醫院各相關科處室全力以赴,迅速調集人員和物資,規范管理流程,共同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疫戰線。
快速、高效的升級轉型凸顯“協和速度”
協和醫院對于疫情的防控可以稱得上是“行動早、措施足”。據急診科朱華棟主任介紹,得知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后,為防患于未然,早在1月初,急診科即開始與醫務處院感辦密切溝通,加強急診的防控工作,并采取相應措施。在跨年之際,當疫情有加重蔓延之勢,醫院經統籌部署,決定自1月21日起對發熱門診進行升級轉型,調配加強人力,梳理優化流程,使發熱門診符合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標準。
診區患者井然有序地排隊候診
號令一出,協和人爭分奪秒,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戰役中。
急診科核心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核心組成員要身先士卒,主任、副主任、護士長和主任助理親臨前線,發揮領導作用。科室取消了原定于1月21日下午舉辦的年終表彰會,改為醫護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動員會。杜鐵寬副主任醫師從年假中被臨時召回,負責發熱門診升級轉型工作。
很多支援一線的醫生和護士也都是臨危受命,但他們沒有任何遲疑。原婦科病房的護理教學老師楊曉平說:“收到支援發熱門診工作的信息后,我就主動報名了,因為2003年我參加過抗擊SARS,有一定經驗,所以責無旁貸!”所有人第一時間上崗,盡職盡責完成工作,協和人勇于擔當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以前的發熱門診主要用于應對常見傳染病和季節性流感等情況,配備了3名醫生和5名護士,通常每天只有1醫1護在崗值班。如今,在醫務處、護理部的協調支持下,急診科、內科不斷增配人手,優化排班,迅速完成緊急支援人員的調集,發熱門診的人員規模已達到18名醫生、24名護士和4名收費人員,保證24小時3醫4護同時在崗,并形成了一、二、三線的梯隊。
醫務人員討論患者病情
兵馬和糧草幾乎同時備齊。確定好防控標準和所需物資后,發熱門診于1月23日向醫院提出物資調配的需求,并得到器材處、后勤保障處等部門的大力支持。“這些需求在提出的當天就得到落實,醫院的各級領導真的是鼎力支持。”急診科負責發熱門診護理管理的劉愛輝說。醫院充分考慮到工作強度,在院區開辟了專門的值班公寓,以保證人員充分休息,讓他們在沖鋒陷陣的同時感受到大后方的溫暖支持。
科學、規范的管理變“最危險”為“最安全”
科學防疫至關重要,規范的制度和流程是保障。醫院組織專家建立了疾病診斷篩查流程,發熱門診規范了一線醫生接診患者的標準流程,護理部建立了標準化防護流程和消毒規范。多管齊下,科學管理,并根據反饋,時時改進。讓醫護人員直接面對疫情時減少感染風險,讓患者得到準確的診斷及有效的分診和分流。在良好制度的驅動下,發熱門診得以在短期內迅速完成升級轉型,有序地運轉起來。
穿脫隔離衣的流程管理,就充分體現了協和人的“嚴謹”,甚至用“嚴苛”來形容也不為過。為了實現協和醫院趙玉沛院長反復強調的“零感染”,流程在實踐過程中被不斷修正,短期內就改良過五版,已日臻完善。護理部和院感辦為此專門組建了一支專業培訓隊伍,制作了標準培訓視頻。進入隔離區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先經過培訓,現場演練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除發熱門診當前工作人員外,隨時可能進入發熱門診的兒科醫護人員也一并接受了培訓,培訓總計60余人次。同時,現場工作區也配備了3名專門的護理督導人員,負責嚴格督查并指導隔離衣的穿脫。正如年輕的一線醫生肖誠發出的感嘆:“在發熱門診工作反而是最安全的,只要防護做得足夠認真,就不擔心感染。”如此萬全的準備,也是最大程度對病人負責。只有醫務人員的健康得到保證,才能更好地保護病人的健康。
整潔有序的工作準備區
門診醫生三級負責,急診科領導、醫院的感控專家組直接管理,感染內科和檢驗科實驗室“雙子星”的檢驗支持,《北京協和醫院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建議方案》的及時發布,都為筑牢防疫戰線、護佑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專注、專業的精神坦然應對“萬變”
在這里,協和人用專注的工作態度克服了困難和不便。他們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每天對大量的發熱患者進行疾病篩查,最多一天接診多達200余位患者。曾有媒體記者體驗穿隔離衣拍攝,短短15分鐘就直呼吃不消,而這些沖在前線的協和人卻都能夠安之若素。“大年三十第一個班,那天病人蠻多的,我剛去不是很熟悉流程,再加上防護特別好,說話稍微急一點,眼鏡就起一層霧,感覺有些手忙腳亂。等一兩天慢慢熟悉后就適應了,工作強度也能接受。”內科一線醫生吳顏延說。“剛開始戴著三層手套操作電腦,有些不適應,作為非醫務人員也有過緊張情緒,但后來就不怕了。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戰,我很驕傲!”收費處李程成說。
發熱門診里身穿防護服的收費員
在這里,不時上演著溫暖的醫患故事。同樣在大年三十那天來到發熱門診的產科護士肖莉莉說:“穿上防護衣、戴上多層手套后,跟以往操作時的感受完全不同,工作難度翻倍。我負責留觀室的病人,要給一位病人抽四管血。第一針沒抽出來,壓力很大,眼鏡一下子就糊上一層霧氣。怕病人生氣,趕緊道歉。扎第二針的時候,病人喊疼,我又道歉。病人卻說,沒事兒,我疼我的,你扎你的!當這句話說出來時,我的壓力頓時就消失了,也很感動。”
在這里,時時彰顯著協和的專業水準。協和人才的綜合培養模式,使得每位醫生都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可應對復雜的臨床情況。內科來的一線醫生周央中接診了一位發熱5日的青年男性,經反復詢問病史,發現病人沒有疫區接觸史和發熱病人接觸史,但乏力明顯。仔細查體后發現其牙齦有血痂、口唇有散在瘀斑、前臂皮膚有散在出血點。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顯著增高,鏡檢顯示存在大量異常淋巴細胞,考慮白血病可能性大,馬上安排其前往急診內科接受進一步診治,病人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在特殊時期,冠狀病毒的篩查固然重要,但不延誤常規診療同樣重要。”二線醫生徐勝勇如此評價。
發熱門診醫生接診患者
在這里,他們雖辛苦,但是很樂觀。二線醫生徐燕在工作之余,主動采訪同事并拍攝短視頻,讓每個人說出自己的心聲,提振士氣的同時,也為將來的回憶留下了寶貴素材。
他們是這樣為自己加油打氣的:
“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一定能夠很好地完成這次防疫阻擊戰的任務!”
“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做好萬全的準備,保護好病人的健康,也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健康。”
“希望疫情能盡快得到有效控制。同呼吸、共命運,零感染、平安歸。加油!”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發熱門診醫護團隊
(協和醫院 王晶 徐燕/文 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