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馬克思主義在當代》暨“協和博士生論壇”在東單三條小禮堂開講。王云峰副書記代表院校領導歡迎300余名莘莘學子加入協和大家庭,并介紹了人文學院在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完善協和特色思政教學的嘗試。論壇以“明德篤學致用,人文醫理交融”為思路,聚焦高校思政工作重點、國際社會熱點、國內醫藥行業難點和藝術文化亮點為內容,邀請各行業精英進校園互動交流。課程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結合精英人才成長的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歷史觀、文化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教授,作為首課嘉賓講授“國際大格局下的中美關系”。 張教授從人類共同面臨的生態威脅,談到大國間政治博弈和共存的現狀;由技術創新推動社會生活變革,談到美國“民粹主義”的特征;通過介紹西方中國問題專家和中國學者對中美關系的觀點,講解了國際政治環境、中美貿易摩擦等國際熱點問題。
張宇燕教授贈言全體博士新生們“思國安者,集大義”,勉勵同學們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歷史觀、大局觀和角色觀來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迷失方向;理性冷靜地分析各種國際現象,在世界格局中認識中國的地位和作用。張教授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報告贏得在場師生們的矚目贊許和熱烈掌聲。
人文學院曹婧文副院長主持了論壇,思政教學部負責人張新慶教授等多位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與會場組織和聆聽報告。
(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