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學前沿科技創新成果與科普的深度融合轉化科普沙龍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比較醫學科普工作室授牌儀式”在京舉辦
“實驗動物學前沿科技創新成果與科普的深度融合轉化科普沙龍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比較醫學科普工作室授牌儀式”于2022年11月12日在北京人衛酒店舉辦。
活動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精神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內容,配合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總結提煉實驗動物領域前沿科技成果與科普創作之間的新問題、新方向、新觀點、新思想,加快推動前沿科技創新成果與科普的深度融合轉化,持續打造高水平科研人員與科普創作者跨界交流平臺,努力營造奮勇爭先的科技創新氛圍,從而更好的開展實驗動物原創優質科普內容創作,促進前沿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優質科普資源。

活動現場
專家圍繞沙龍主題“實驗動物學前沿科技創新成果與科普的深度融合轉化”展開交流討論。中國醫學科學院長聘教授、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秦川理事長,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子亮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長聘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彭小忠所長,寧波大學新藥技術學院劉新民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魏強教授5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為《我國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兩翼理論”指導下科技前沿與科普創作互促融合》《實驗動物與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實驗動物與航天醫學》《驚心動魄 好在有你——實驗動物與新發傳染性疾病》的報告,向公眾普及前沿科技與科普創作、實驗動物對生命科學的重大貢獻、實驗動物與航天醫學、新發傳染病以及動物福利等相關知識。
授牌儀式上,中國科協科普部基礎設施處范宣濤副處長代表中國科協、中國科普研究所分別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國實驗動物學會“比較醫學院士專家科普創作工作室”進行授牌。

比較醫學院士專家科普創作工作室授牌儀式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活動采取線上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來自線下和線上共300余人參加了會議。此次活動是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指導、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的面向社會組織開展2022年度“科普中國專家沙龍系列活動”、2022年度科普中國特色學會專題科普論壇的6場活動之一。
活動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學工程與空間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王原副秘書長、中國科普研究所周亞楠研究員出席會議?;顒臃謩e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秘書長趙宏旭、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科技發展處處長高苒主持。國內新華網、中國網、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光明網、中國科學報、健康報、大眾健康報等11家新聞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微信視頻號全程同步直播此次活動。
供稿:中國實驗動物學會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