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全國婦聯授予10位杰出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我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因其在歷次傳染病動物模型攻堅、以及比較醫學學科建設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而獲此殊榮,并于3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頒獎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講話。
圖為秦川教授在三八婦女節表彰大會上領獎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是中國女性最高榮譽,其從歷屆“全國三八紅旗手”中評選產生,她們是巾幗榜樣中的楷模。
秦川教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主任,同時任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理事長、亞洲實驗動物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實驗動物科學理事會科學理事及人才培訓部主席。
秦川教授主要從事實驗病理學研究,曾承擔國家自然基金、863、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級課題20余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80余篇,包括Nature Medicine、Nature Micro- biol、Nature Communication等,授權國家發明或適應新型專利10項,主持編寫專著15部。
圖為秦川教授指導學生實驗
在科研工作中,秦川教授堅持將國家重大需求作為研究方向,不爭名逐利,在歷次傳染病防控的重大攻關時刻,對高致病病原威脅毫不畏懼、身先士卒,冒著生命危險始終戰斗在科技第一線。在SARS動物模型攻堅時,她作為負責人承擔了攻關項目。她深知實驗的緊急和危險程度,顧不上即將中考的兒子,匆匆寫下了與家人的告別書,帶領團隊開始了連續作戰。實驗室中最危險的步驟是接種病毒和接觸感染病毒的動物,這種危險可能是致命的,而秦川總是把最危險的實驗留給了自己,包括給動物接種病毒、肺組織活檢取材、穿著沉重的鉛衣拍X光片、病理解剖,以及處理含大量病毒的動物糞便等,還要做臨床樣本采集處理和衛生管理等工作,為實驗成果獲得第一手準確資料。正是這種沖鋒在前、把危險留給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才凝聚了一支素質過硬、意志堅定的傳染病動物模型研究團隊,保障了工作的圓滿完成。
圖為秦川教授在實驗中
秦川教授在在3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完成了SARS、甲流、手足口病、結核、H7N9等傳染病的動物模型攻堅。她創建了醫學-比較醫學學科,為學科發展做出了引領國際的突出理論貢獻;建立了國際先進的傳染病動物模型技術平臺,為國家歷次傳染病攻關構筑了堅實的動物模型支撐體系;她建立了國際領先的實驗動物和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資源庫,徹底扭轉了我國實驗動物資源匱乏的落后局面,并在國家科技發展和成果轉化中發揮了支撐作用,為健康中國戰略和創新型國家目標實現構筑了一條堅實的“科技高速路”。她和她的團隊創建的資源和獲得的技術成果,近5年為700余個科研項目實施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持,為300余種藥物的研發提供動物模型評價,為我國科學家在MERS、寨卡等國際疫情防控中發揮中國力量提供了支撐條件。
圖為秦川教授在做科普
在引領學科發展方面,秦川教授成立了全國實驗動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并擔任主任,組織起草及修訂83項國家標準、28項團體標準,有力保障了行業的規范和可持續發展,保障了我國醫藥行業對標準的實驗動物評價技術需求。她聯合全國專家,完善了我國的實驗動物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和評價體系,完成了實驗動物科技人才培訓體系的未來布局。
由于上述科技成就,秦川教授曾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0項,包括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曾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