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陳俊仁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自敏教授團隊在Leukemia《白血病》發表題為“Are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 stem cell transplants, is there a threshold dose of CD34-positive cells and how many are needed for rapid posttransplant granulocyte recovery?”(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否是干細胞移植?CD34+細胞是否有閾值劑量?需要多少CD34+細胞能保證粒細胞快速恢復?)的觀點性文章。
造血干細胞移植指南多要求CD34+細胞劑量高于某一閾值。基于指南對細胞劑量的嚴格要求,美國只有4%的庫存臍血可供成人移植。由此可見,造血干細胞的初始劑量極為重要。然而,當前沒有證據顯示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細胞量必須超過某個閾值才能成功。該研究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臍血移植數據為例,通過貝葉斯非線性生存分析闡明CD34+細胞劑量對于移植后粒細胞植入劑量效應。該研究分析了CD34+細胞劑量的三個量化指標:(1)絕對劑量;(2)移植受者的每公斤體重劑量;(3)移植受者的每升血液劑量。不論使用哪個CD34+劑量的定量指標,都不存在必須滿足才能確保植入成功的閾值劑量。
該研究也發現,CD34+細胞以受者每升血液劑量能最好地解釋移植后初期外周血中粒細胞數目增長的動力學。CD34+細胞劑量每遞減一半,粒細胞數目的恢復時間就平均延遲1.6天,但延遲植入并不影響移植后的免疫重建、復發率或生存率。該研究提示在移植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移植后全程管理水平比過去更先進的情況下,我們應重新審視過去制定的CD34+細胞劑量標準是否仍合適。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470350)、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21-I2M-1-001、2022-I2M-2-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WK9110000001)以及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專項基金的支持。陳俊仁和孫自敏為通訊作者,合作者還包含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Robert Peter Gale教授。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23-01973-2